院友访谈(二)|刘书安:共生共长育人才,春风化雨待花开

来源: 作者:系统学工 发布时间:2022-03-09 浏览次数:

刘书安,深圳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执行校长,深圳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学高级教师、深圳市优秀教师、深圳市高中教育教学先进个人、广东省中学生生涯教育课题主持人、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广东省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

心有理想,志在四方

刘书安出身于一个山东普通农村家庭,他从高中起便有了“要做一名教师”的念头。在那个时代,信息闭塞,他对大学专业的了解很少。但他自己非常清楚,无论如何要上师范院校。于是,他便在自己的高考志愿上全部填写了师范类院校。1993年,他顺利被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录取。但天公不作美,刘书安意外地被分到了物理系的系统理论专业(非师范类专业)。“本来是来读师范的,没想到进了师范学校的非师范专业,这也是一件挺好玩的事情。”既来之,则安之。开学不久,令他惊喜的是系统理论专业不仅能学物理,还能学经济、运筹和管理等知识,这些都是他非常感兴趣的。刘书安自己也感叹道:“走向领导岗位后,我发现自己现在的工作特点、工作方式大多是基于大学时所形成的思想和方法体系”。

回忆大学时光,刘书安用的最多的词就是“充实”。在师大,他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锻炼身体,一起玩乐,一起读书学习。学生时代,刘书安对书籍有着特别的感情,这对于他一生都是 “珍贵”的。更令人怀念的是,在他的宿舍也有一群喜欢读书的伙伴,能够与他共享这份“珍贵”。“清贫、简单和充实”是刘书安大学时代的关键词。

刘书安表示“那时候,我一门心思想当老师”。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教师行业。1997年他毕业时正好赶上香港回归。当时,媒体关于深圳的宣传很多,恰好深大附中到北师大招聘,他就顺势选择了到深圳发展。深圳远离家乡数千公里,刘书安没有过多犹豫,他坚信“能自己做的事,不去求人。只要自己肯努力,最后终能实现自己的愿望”。现如今,深圳作为教师行业的热门地域,吸引了大量的毕业生,刘书安表示大城市可能会提供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但如果想从事教师行业,无论深处繁华的一线城市还是偏僻的乡村,我们都能发光发热,实现个人价值。

初出茅庐,共生共长

初入职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繁多琐碎,从清早的晨读,备课、教学到学生德育、体育、文化活动的筹划、组织和参加,再到晚自习的答疑与辅导,有时还会担任党务和工会等方面的职务,一天下来工作量满满当当。

教学和管理的双重压力都是新手教师必须要面临的考验。很多新手教师在刚入职时往往会出现较大的心理落差,甚至产生离职的冲动。刚入职的时候,刘书安也曾遇到过这些困难。在教学方面,因专业教育理论、教学技术的不足,他在教学能力提升上遇到很大瓶颈。在担任班主任初期,因为自己年轻气盛,他见不得也容不得自己学生犯错。在处理某些学生问题上,他时常难以入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他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的短板,之后,他继续修读教育硕士,主动向资深教师学习。成长之路虽有困难,但他坚信“遇到的困难都是财富,克服了困难就变成了经验。”后来,他不仅广受学生们喜爱,在教学技能上也有所突破。他在教学管理方面不断地积累经验,并在班级管理、家校沟通上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坚韧的努力、持续的学习,这一切源都自于他内心对教师职业的热爱。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刘书安曾多次参与招聘工作。在面试过程中,他会关注应聘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板书水平以及专业水平等方面。语言表达能力是做一名教师的重要能力,他最看重的也是这一点。“作为一名老师,最重要是准确地输出知识”。他还认为板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侧面认识应聘者的性格和认真程度,“字如其人,好字会留给考官一个良好的印象。”刘书安还会关注应聘者是否自信,“自信会给人添光加彩!”他建议师大学子们应在课外时间多参加一些学生活动,把握上台讲话的机会。另外,教师传授知识最根本要保证知识的正确性。学习知识是教师思想进步的源泉,“我们有一个口号叫‘共生共长’,学生在成长,教师也要不断进步。”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才能办出更好的教育。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二十多年的时间,刘书安从一线教师,经历过班主任,工会小组长、党小组长等职务,再到后来的年级主任、学生处主任,副校长,现在作为深大附属实验中学的执行校长,一步步从教学岗走向管理岗,可以说是“打通”了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刘书安在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上见证了许多教师的成长。在刘书安眼中,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经得起工作考验。其次,师生相处要融洽,严慈相济,恩威并施。刘书安认为,得到学生认可才是教师评价体系中的“无冕之王”。第三点是教育教学要融合信息化时代特征。刘书安表示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专业化的成长除了教书以外,也体现在专业知识的传播当中,例如利用公众号传播知识等。

现在作为一名高中校长,刘书安更关注的是学校的运行与发展。每天,他从巡视班级、听取师生意见开始,听课、跟跑操、中午陪餐等都少不了他的身影。他认为只有贴近学生生活,才能知道学生所思、所想、所需。从筹办硬件设施时“工不等人”的焦虑情状,到现在新手教师的培养,无一不是刘书安心中的“大石头”。 “一个学校好与坏与大楼高不高没关系,最主要的是要有一批师德高尚、敬业爱党的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这关乎我们学校的未来。” 话语中流露着他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

岁月的积淀和经历的磨练促进人的成长。刘书安表示,自己在经历了大大小小岗位的历练后,已从“年轻气盛”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一位“理智沉稳”的管理者。他对教育管理工作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心得体会。首先,管理工作需要温度和厚度,需要给予团队成员充分的信任。“所谓管理,就是要发挥所有人的潜能。”独木难支、众志成城,学校的教师团队、中层干部等都是校长最好的合作伙伴,要给予充分的信任,放手让他们独立开展一些工作。失败也难以避免,正是失败中汲取的经验教训,才得以让人和团队得到成长!“每个人都是这样过来的,我刚参加工作是也犯了不少错误,我只能告慰自己吸取经验,下次注意,这都是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其次是创新。简单来说,就是“想事”,按常规路径走没有问题,但有没有更便捷、更好的办法?最后就是要做好表率,不可高高在上。学校的规定和倡议要身体力行,起到带头作用。对于在校大学生,刘书安也提出学生工作是锻炼管理能力的良好平台。积极地参加各种组织,例如学生会、团委及社团等活动,学习并锻炼如何与人、事打交道,思考如何能让一批小伙伴团结在你的周围,为做成一件事而共同努力!

为爱付出,春风化雨

教书育人,努力培育更丰满更立体的人,这需要教师自身为人的充盈与热望。对于刘书安而言,工作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工作之余,他悉心照料着自己的家庭,还培养了户外运动的兴趣爱好。在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四川的那玛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一群人因为爱好走在一起,假期一起爬爬山,既是爱好,也是对我意志力的锻炼和培养。”广泛涉猎,为爱付出,既是对生命的滋养,也是工作的力量源泉。他努力想以自己生命的深度和广度回馈给后辈,做他们前行道路上的激励者。

坚持梦想,从一而终。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做事。“随着年龄增长,我反而越来越清醒,越来越能够洞察一些事情”。从教学岗位走向管理岗,刘书安在经历一番磨炼后,眼界变得更开阔,格局变也得更宽广。

春风化雨二十载,桃李芬芳满九州。刘书安在教育的天地里默默耕耘,桃李芬芳;二十余年与学生为伴,共生共长。时至今日,刘书安谨记北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校训一直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是我们的情怀和信念!”正是这种精神的感召让他在二十多年里扎根于教育领域,不断前行!




作者:仲崇欣,强纾旖,王子焉,康震

摄影:刘书安

编辑:王文沛

审核:王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