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圆桌会”的活动宗旨是鼓励青年学生打破常规、主动思考、勇于发问、探求真理,培养学生们形成独立之人格,让创新性思维能够落地生根。
学习本该像呼吸一样顺畅。倘若一个人只吸气而不呼气,那么学习将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只有将知识进行转化,“呼”出去,才能融会贯通。交流则是知识转化、思想表达的有效途径。人们对真理的认知也会在交流之中逐步深化。人与人之间需要广泛交流,勇于交流。只有思想流动了,真理才越辩越明。“系统圆桌会”的初衷即是促进老师与老师、同学与同学、老师与同学之间平等、自由地交流。系统科学学社肩负学科发展之大任,鼓励青年学生三五成群、齐聚一堂,加深交流,扩大学术视野,获得科研灵感。
在广大师生的支持下,第一期系统圆桌会在2021年6月23日晚7:30于南院新闻直播间顺利举办。王有贵(研究领域涉及银行、货币创造及重塑宏观经济学)和李红刚(研究领域是复杂经济学)两位经济学教授应邀参加。此外,王娟老师及15名同学也倾情参与。
主持人王豪首先阐述了思想流动的意义,以及交流对于思想延展的重要性。其后,系统科学社社长郭雨简要介绍了两位特邀老师的研究领域。紧接着,活动围绕着“系统科学到底是什么?”、“学习中的深度与宽度”等问题开启,大家展开了深入地讨论。现场讨论气氛活跃,话题由浅入深。
系统科学到底是什么?现场大家都从自己的研究领域为视角,探讨对系统科学的理解和认识。其中,王有贵老师给出的回答令人印象深刻,他表示我们要有胆量和勇气去定义系统科学。因为没人能够比较清晰地回答这个问题,但也因此没有人能够轻易断言我们做的工作不是系统科学。但有一点是必须的:那就是要保持“朴素的童真”,去享受学习,去enjoy it。
关于“学习中的深度与广度”问题的讨论。郭雨同学表示,深度与广度一直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最常面对的一对矛盾。王有贵老师对此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对于系统科学这个交叉学科而言,深度与广度同样重要。他结合自己从物理学跨入经济学领域,并展开新的研究方向的经历,向我们表明在扎根某一具体研究领域的同时,也多吸收其它不同领域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关键是要改变一种错误认知“与我无关的就不听”,那样会很限制自己的学术视野和创造力。李红刚老师也提出,在科研上,过专了,会掉入细节中,这不适合当今时代学科发展的要求。而过全了,就难免落入不接地气的局面,缺乏内涵,二者兼顾是最好的。青年学生要加强对自身兴趣爱好的培养,兴趣与学习是可以相向而行的,二者相辅相成。当科学问题到达一定深度时,必然会涉及各领域的交叉与融合。
接下来,大家进行了自由交流。在冯子健同学“捧哏”下,现场气氛欢快。大家就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方向进行了畅谈。杨伟强同学提到音乐与科研的关系,他谈到每个方向都是平等的,并无本质差别。在“系统”中,每个个体既是独一无二的,也是相互关联的。系统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是需要将个体的独特性与关联性充分调动与结合的。王豪同学表示,“钻牛角尖”式的思考,会导致“闭门造车”。而广泛有效果的学术交流则能够打破这种局面,建立创新性的思维方式。
什么是系统思维?冯子健同学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提出世界万物都属于不同层面系统的一部分,我们要学会用整体与联系的系统思维去认识它们,认识这个世界。何为系统观?就是要以点带面,以宏观的视角来分析问题之间的关联。杨伟强同学也认为系统科学就是探究联系的学科。两位老师也对此表示肯定,他们认为像这样对学科进行深入思考是很重要的,理解学科大图景对于我们的科研生活具有指导意义。不光要有埋头苦干的精神,还要有抬头看路的大智慧。
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下,这种深度交流使大家碰撞出了思想火花,解答了同学们在学习、科研上一直困惑的问题。相信,思想交流的火种会像星星之火一样,继续传递下去。
作者:系统科学学社
摄影:系统科学学社
编辑:王一婧
审核: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