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365中文官方网站青年学者共聚“第十届全国网络科学论坛”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5-21 浏览次数:

      2014年4月9-12日,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在北京高等科技中心举办“2014年第10届中国网络科学论坛”。本次论坛是中国网络科学与应用领域一次难得的、意义重大的学术盛典,主题是回顾与展望,回顾、交流和总结中国网络科学过去十年里取得的富有特色的重要成果,面对挑战,共聚智慧,满怀信心,展望未来,进一步推动我国网络科学理论与应用方面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再创下十年新的辉煌。

       作为中国较早开始复杂性和网络科学研究的代表,bat365中文官方网站院长狄增如教授应邀出席该论坛并担任主持。

       2014年4月9日,我院王文旭教授应邀做题为《基于大数据重构、预测和控制复杂系统》的报告。报告中,王文旭教授分“复杂网络的重构、控制和人类移动行为预测”三个部分介绍了组内近期工作进展。复杂网络的重构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王文旭研究组近期发现压缩感知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网络结构的重构,使我们可以用很少的时间序列反推出网络结构,并且有很高的正确率。随后,王文旭教授又介绍了近期组内关于网络的控制的工作进展,提出了严格可控性的定义及相关定理,并介绍了研究组关于预测人类在不同尺度下的移动行为的最新成果。

       本次论坛的青年论坛组织演讲者吕琳媛2008年7月毕业于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系统科学系,后获瑞士弗里堡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是网络科学领域青年学者典范,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性科学,网络科学和信息物理等领域。其中以网络上的链路预测、标签分类、节点角色挖掘以及推荐算法为主要研究问题。已正式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发表期刊包括《PloS ONE》,《美国物理评论》、《欧洲物理快报》、《荷兰物理A》、《欧洲物理杂志B》、《中国科学》等国内外权威期刊。

       我院2011级博士生闫小勇以《预测人类个体和群体移动模式的统一模型》为题,介绍了预测人类空间移动模式对于疾病传播防控、交通系统规划以及基于位置的服务的重要意义。闫小勇研究组在热传导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记忆效应来描述个体的移动行为,提出了一种预测个体和群体移动模式的统一模型,并用多个不同空间尺度下的人类移动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同时再现人类空间移动行为中个体和群体的各种关键统计模式,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高度符合。

       此外,我院另一位2011级博士生袁正中做了题为《复杂网络的严格控制研究》的报告,具体讲述了如何利用复杂网络耦合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值重数解决了复杂网络系统的严格可控性问题,并利用矩阵初等变换确定了网络的驱动节点,将相关结果推广应用到三类规则分形网络上,完成了每类网络的严格可控性分析,该工作已于2013年9月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值得一提的还有,我院王文旭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吕琳媛在闭幕式上荣获本次论坛青年希望奖获得者称号。

       从2004年第一届全国复杂网络论坛到2014年第十届全国网络科学论坛,bat365中文官方网站一直致力于复杂科学学术前沿,以完成高水平科研任务、推动系统科学发展为己任,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学者。展望未来,我们系统科学学人还将继续在网络科学这一年轻又富于前景的研究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

 

 

 



Baidu
sogou